GBABA

新闻动态

高永文冀「港醫港藥」 大灣區逐步放寬

6月 3, 20212673 views1 min read
高永文冀「港醫港藥」 大灣區逐步放寬 2020-05-30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昨日舉辦論壇,探討大灣區的發展及機遇。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表示,期望大灣區逐步放寬「港醫港藥」北上,讓港資醫療機構可在內地落地。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恒昨在電台節目亦指,大灣區青年就業計畫相當受歡迎,已增加與創科有關的職位,未來可能擴展計畫到其他城市。 記者:葉希雯

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 探讨协同与整体发展潜力

6月 3, 20212516 views1 min read
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 探讨协同与整体发展潜力 2021-05-30 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探讨协同与整体发展潜力 由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主办的“粤港澳大湾区生物科技联盟论坛”29日在香港九龙塘生产力大楼会讲厅举行,论坛以“世纪疫情下,大湾区生物科技之协同作用与整体发展潜力”为主题展开探讨。

大灣區|高永文倡拓展港醫港藥 于常海: 港可發展生物科技產業鏈

6月 3, 20212851 views1 min read
大灣區|高永文倡拓展港醫港藥 于常海: 港可發展生物科技產業鏈 2021-05-29 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今(29日)舉行論壇,討論大灣區發展。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、全國政協委員高永文希望港府與內地盡快推行「港醫港藥」政策,讓內地港資醫療機構可使用香港藥物。 另外他提到,港人對電子科技,例如電子錢包、電子道路監察等的接受程度較內地低,要發明「敏感藥」,消除港人對電子科技的「過敏」。 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于常海稱,國家提出建立香港國際創科中心的定位清晰,香港具科研及國際聯繫的優勢。他又指,業界憂慮「黑暴」或影響人才來港意欲,因此支持訂立《港區國安法》及完善選舉制度。

專訪丨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黃達東:疫情令產能大增 冀助業界發聲

4月 22, 20212899 views1 min read
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逾一年,不過有危亦有機,國產口罩、疫苗研發工作乘勢而起。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會長黃達東接受專訪時表示,疫情令大灣區的產能有「跳躍式進步」,不少檢測產品得到歐洲國家都批准「home use approval」(家用許可),除了令大灣區受惠,亦對抗疫本身有很大幫助,認為相關生科企業日後可成功轉型。 不過,黃達東坦言,目前在大灣區發展生物科技仍面對不少挑戰,例如在數據、樣本等方面仍受法規所限難以交流,期盼地方政府找到可行方案,而聯盟亦希望扮演橋樑角色,將收集到的業界意見向各地政府反映。他相信結合大灣區的優勢,生物科技將可成為本港的另一發展引擎,認為本港青年人在了解行業後,亦不會太抗拒在大灣區投身生物科技的行業。

黃達東:港青大灣區生物科技產業具發展潛力

4月 14, 20212621 views1 min read
政府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,鼓勵和支持青年到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和發展事業,各界對大灣區青年發展越見重視。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聯盟會長黃達東今日(14日)接受點新聞記者訪問時表示,大灣區產業未來具發展的潛力,生物科技方面,香港在臨牀實驗,國際認證申請,完善法規,市場營銷及企業管理能力和商業融資等領域有優勢,香港可以在大灣區中發揮重要的角色,需要大量人才參與,青年人應該把握粵港兩地發展的新機遇。

【頭條日報】專家:港業界若未能參與全民檢測是遺憾

8月 3, 20202538 views1 min read
本港檢測供不應求,港府向內地尋求援助,有本港專家指出,若本地測試界及生物科技界未能參與這次全民檢測,明言是個遺憾。亦有港商表明有意協助香港增加樣本的檢測量,已攜帶五萬劑測試劑來港,未知能否在港使用,仍在等候當局的報告。

【大公報】「混合樣本」檢測 三周可驗全港市民

7月 26, 20202437 views1 min read
疫情持續惡化,日日爆幾十宗源頭不明個案,隱形患者遍布社區,但本港化驗供不應求,情況堪憂!香港生物科技協會主席于常海接受《大公報》專訪時建議,聚合民間力量,以「混合樣本」的檢測方法,實現全港七百萬人檢測。他有信心用三星期時間找出潛在病人,令社會回歸至零確診狀態。他透露,現已有大學、科技界、檢測界人士參與,並已向香港特區政府遞交建議書,申請資助約10億元,希望當局給予「綠色通道」。   身兼香港檢測和認證局主席、北京大學感染病研究中心教授的于常海解釋,「混合樣本」檢測是將10個、30個,甚至100個樣本混合一次過檢測,一旦發現有陽性個案,才會逐個覆檢,這樣便可大大減低檢測成本和時間。
关闭菜单
簡体中文
English 繁體中文 簡体中文